您现在的位置: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 >> 新闻中心 >> 公司新闻>> 内容正文
中山东环香山大桥斜拉索安装全部完成 于 2025年10月23日 发布 点击数:

10月21日,随着最后一对斜拉索张拉到位,由保利长大投资建设的中山东环项目香山大桥,全桥240根斜拉索全部安装完毕。作为国内跨径最大、桥面最宽的公路用双层钢桁架斜拉桥,香山大桥已成功挂好所有“钢铁力弦”,就像大鸟舒展起坚硬的羽翼,为接下来主桥合龙筑牢了最关键的“骨架根基”。

香山大桥的斜拉索系统,既是“大块头”也是“精细活”,规模和技术标准都走在行业前列。全桥240根斜拉索,好比大桥的“240根筋骨”,其中最长的一根约477米,单根最大重量达74.5吨,抵得上50多辆普通家用轿车的总重量。 

要让这些“大筋骨”既精准又耐用,项目建设团队在材料和工艺上下足了功夫:选用的平行钢丝抗拉标准强度达1860MPa,其承重能力是普通建筑用钢的五倍多;还创新采用“基准丝控制标准丝”技术,先做出一根精度极高的“基准丝”当“标尺”,再用它统一校准所有斜拉索的钢丝,从根本上消除了温度变化导致的索长微小误差,给大桥的长期安全上了道“保险锁”。

施工组织上,项目团队把复杂的斜拉索安装,拆成了一套“标准化流程”,具体分为“运输上桥—塔端安装—桥面展索—梁端牵引—塔端张拉”五个模块。这套流程严格执行后,实现了“流程标准化、作业模块化、控制数据化”,不仅让施工更有序,还成功打通了“堵点”。以前可能出现设备闲着等活、物料来回搬的情况,现在各环节衔接得像齿轮咬合一样紧凑,效率显著提升,质量和安全也有了更稳的保障。 

“我们安装斜拉索,就像给钢琴调音,每根索的‘力道’都得精准,合在一起大桥才能受力均匀。”项目副经理李昆星这样形容。安装时,团队搭建了“监控发指令、现场来执行、数据回反馈”的闭环,就像给施工装了“导航仪”,每一步都不偏航。

为攻克高空作业危险系数高、索体太长容易扭转等难题,团队提前用BIM模型“预演”施工,相当于先在电脑里把安装过程走一遍,找出风险点;实际张拉时又用智能系统,靠精密压力传感器和频率法双重“把关”,把每根索的拉力误差控制在5%以内,确保大桥整体受力始终处于“最舒服”的状态。 

正是因为把工序摸得透、控得严,项目团队面对恶劣天气时也更“扛造”。今年台风季频繁“上门”,就像给施工按下“暂停键”,项目积极发挥“党员突击队”示范引领作用,党员技术骨干带头主动研判天气、制定应对方案,在台风来临前,提前把索体固定好、把高空设备回收加固,台风过后第一时间排查安全隐患、迅速复工,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,顺利完成了数十根斜拉索的安装,最大程度减少了恶劣天气对施工进度的影响。

“斜拉索全部装完,意味着香山大桥的‘核心受力体系’已经搭成,现在大桥能稳稳‘站’住了。”项目总工程师吴玉贤说。眼下,项目团队已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合龙段吊装准备中,这是“接力赛”的最后一棒,全体建设者将紧盯合龙目标,精心安排每一步,力争安全、优质、高效地完成合龙。 

中山东环项目建成通车后,将作为连接湾区的重要交通枢纽,对优化区域路网布局、促进“黄金内湾”交通一体化、推动沿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。